因工作关系,最近整理一些关于水性涂料杀菌防霉剂的资料,之前一直从事溶剂型涂料的研发工作,对这些没什么体会,可是这些文章写的很有深度,让人感受到了“细菌战”的复杂性与残酷性!
这也让我联想到2010年盛夏,我与一位乳胶漆化学师C工一起出差市场调查,在济南的经销商那里亲历的一幕。一罐白色乳胶漆打开,映入眼帘的,涂料表层浮着一些大大小小的气泡,随着搅拌,出现类似破乳的胶凝结团状态,夹杂着灰色条纹,并散发出阵阵难闻的臭味。不但C工,连我也很尴尬,C工表态,配方已改进,后期不会再出现问题中国涂料在线coatingol.com。
我当时任职的是老牌全国性涂料企业B公司,乳胶漆的变臭问题,从2009年初开始发作,直到2012年底才彻底解决,这对正在预期市场大扩张的B公司造成了一定困扰,也对乳胶漆化学师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技术会议上经常讨论,和品控、生产部门联合确定对策,也寻求杀菌剂供应商、微生物检测机构的协助。
现在我重新阅读了当时的相关报告,并咨询了部分当时亲历的同事,试着还原一下事件的发展轨迹,往事俱已,但温故而知新,对未来的化学师们可能有所借鉴。
事件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
1、2009年6月,市场投诉乳胶漆变质,主要是变臭,统计发现调色漆占的比例大,所以这个阶段认为是车间工艺卫生造成的问题,因而方向主要是仓库与车间工艺卫生制度的建立及检查,另外增加在配方中杀菌剂的用量。
2、2010年,防范工作继续,联系杀菌剂公司,取样测试菌群,又测试评估及注册了新的杀菌防腐剂。但是在夏季,部分乳胶漆产品又发生变质事故,这时除变臭外,还伴随胶凝化、白漆变灰等现象,也就是我和C工一起出差济南的那段时间。可C工认为新的措施已落实但尚未见效,后期应不会再发生变质了。
3、2011年5月,变质问题再次爆发,6月C工离职了,R工接替其职位。
首当其冲,仍然按杀菌剂的思路,因是高温季节易出现,因而在其它措施继续的情况下,寻找耐高温的杀菌剂,将CIT换成BIT,并开始与杀菌剂公司合作,展开分析乳胶漆残留的杀菌剂有效含量的工作,结果是含量安全,但贮存实验证明并不完全有效。
到底什么原因?
此时,相关人员也从另外的角度展开调查,技术W总监注意到配方中一个占比很高的填料更换了矿源,并从品控部门的检测结果及采购部的信息反馈得到印证。而R工开展的实验证明,用70℃的贮存试验,更容易快速模拟出变质的现象。所以果断决定,更换这种填料,并搭配BIT型杀菌剂。
至2012年底,乳胶漆变臭事件平息了!
至此,大致可还原变质事件的轨迹:
首先,是由车间管理不到位,半制品、色浆、调漆缸、贮罐及管道的细菌污染,而致的变臭。
接下来,因增量的杀菌剂与含硫、碳、铁等杂质超标的填料发生化学反应,而致胶凝结团、变色、发臭等变质现象;而受前一阶段细菌导致变臭的影响,延误了战机。
最终的解决方案:另外矿区的合格填料,加上耐高温的杀菌剂,双保险,问题得以彻底解决。
而经了解,同时期,国内各大品牌的涂料公司,都不同程度的发生类似乳胶漆变臭的质量事故。所以,谁能尽快地发现问题的本质并找到合理的解决方案,才能更好地立足于市场!
钛白粉:出口回暖,增长能否延续?
三棵树登顶“2025中国艺术漆品牌25强榜单”
三棵树亚非万里行:以系统性布局领航全球化新篇
1737亿利润启示录:涂料行业如何对标家电“智造”,掘金千亿定制化市场?
从建筑到工业:中国涂料细分市场格局演变,新能源与环保涂料成增长主引擎!
2025年前三季度中国船舶工业数据背后的涂料行业机遇!
解码三棵树美缝剂:从材料革新到全屋美缝解决方案
三棵树亮相住博会 “马上住”焕新服务赋能“好房子”建设
立邦蝉联生态品牌“突破者”认证,以长期主义助建产业生态新格局
航天梦 中国漆!三棵树携联名新品见证神舟二十一号成功发射
艺术涂料行业高速成长中的"分散竞争"格局!
从城市到乡村,仿石涂料掀起的“颜值革命”!
守护熊猫家园,共筑绿色未来丨三棵树助力大熊猫栖息地修复
从"防护铠甲"到产业基石:解码高性能重防腐涂料的工业进化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