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hom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 详细信息
揭露多头售假的防水卷材灰色产业链:700万元假冒防水材料混进学校/安置房......
2022年04月08日    阅读量:     新闻来源:新昌检察  |  投稿

“新昌检察”微信公众号4月1日消息:小阳是某注册商标防水卷材的打假专员,其到浙江某工地日常巡查时,发现正在施工的工地上散落的标有该公司注册商标的防水卷材纹理粗糙、外包装字迹模糊,与公司生产的正品防水卷材质量相差甚远,一眼便能看出是假货!


该注册商标公司立即报警,公安机关随即展开侦查,一条跨多省、市厂商制假、多头售假的防水卷材灰色产业链渐渐浮出水面,最大的涉案销售人员老李被抓获归案。


近日,浙江省新昌县人民检察院以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老李提起公诉。


生活所“迫”

微信朋友圈疯狂销售假冒防水材料


老李是一名防水施工员,平时在防水工程微信群接活,多年的工作经验让其深谙其中的“内部门道”:为追求暴利,承包方往往会将假冒品牌的防水材料混着正规的防水材料一起使用涂料在线coatingol.com。近几年,由于经济不景气,能做的工程越来越少。


老李于是心生一计,利用多年积累下的人脉,做起了假冒品牌的防水卷材推销员,没想到几天下来的获利就远超打工收入。被利益熏心的老李随即通过老乡在河北的工厂固定了货源,疯狂地在微信群廉价直销,将假冒防水卷材销售给防水工程承包商、施工方或下家销售人员。不到两年时间,老李的65000多卷假冒防水卷材就销往了全国各地。其中大部分被用于厂房、移民安置房、学校等防水工程,至案发,多地防水工程已出现大小不同的隐漏现象。


真相不止如此

追加认定600余万犯罪事实


2021年9月,公安机关以老李涉嫌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向新昌县检察院移送审查起诉,认定销售金额为65万余元。审查起诉阶段,检察官发现由于假冒产品销往全国各地,缺乏部分被害单位及证人的证言,公安机关查实的销售金额远远小于实际销售金额。为此,检察官重点审查在案老李等人的手机数据,以微信聊天记录和往来资金数据为切入点,利用关键词锁定资金往来记录,从而梳理出订货——支付定金——发货——支付尾款的完整证据链条,追加认定销售假冒贴牌防水卷材59000余卷、销售金额600余万元。


检察建议

防水行业需加强监管整治


检察官还发现,假冒贴牌产品往往集中于知名品牌,严重影响品牌方声誉。且不法分子通过销售假冒防水材料“偷梁换柱”、以次充好,造成建筑渗漏率居高不下,给建筑安全、社会稳定埋下巨大隐患。


为此,新昌县人民检察院以此案为契机,制发检察建议,要求相关部门完善防水工程质量规范体系,加强防水行业监管整治,积极探索建立建筑渗漏大数据监测平台,多管齐下、跨部门联动,合力打击治理,在世界知识产权日来临之际,共同营造建筑市场风清气正好风尚。


标签:工程建筑涂料行业资讯防水涂料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涂料在线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邮箱:23341570@qq.com
在线学堂更多
微直播专栏更多
微信关注WeChat
扫描关注微信,获取涂料最新资讯 公众号:中国涂料在线 您还可以直接查找
全站地图

深圳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工商网监
电子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