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hom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涂料检测 > 详细信息
涂料拉开法附着力检测标准简介
2025年07月11日    阅读量:     新闻来源:涂料在线 coatingol.com  |  投稿

一、术语和定义

附着力 (adhesion),按GB/T 5206-2015 / ISO 4618: 2014, IDT《色漆和清漆 术语和定义》中2.7描述为:在固体表面与另一种材料的界面间,通过分子力产生附着的现象。


拉开法附着力,是指在规定的速率下,在试样的胶结面上施加垂直、均匀的拉力,以测定涂层或涂层与底材间的附着破坏时所需的力,以MPa表示。此方法不仅可检验涂层与底材的黏结程度,也可检测涂层之间的层间附着力,考察涂料的配套性是否合理,全面评价涂层的整体附着效果。

涂料拉开法附着力检测标准简介 涂料在线,coatingol.com


二、相关标准

GB/T 5210-2006 / IDT, ISO 4624: 2004《色漆和清漆 拉开法附着力试验》

ASTM D4541-2022《用便携式附着性测试仪测定涂敷层扯离强度的试验方法》

ASTM D7234-2021《用便携式拉开法附着力测试仪测试混凝土涂层的拉开法附着力强度的试验方法》

其中ASTM D4541、ASTM D7234为便携式拉开法,一般为现场检测使用,为单侧拉拔,试验数据比GB/T 5210较小。

GB/T 5210为实验室使用,有样板对接、试柱对接、单侧拉拔3种方式,大量试验数据表明,当样板厚度在10 mm以上时,单侧与样板对接结果差异较小。

结果表示:以兆帕 (MPa) 为单位,可区分涂层自身强度或界面附着力失效。


三、影响因素

1. 涂料种类

不同种类的涂料其附着力不同,一般来说,高质量的涂料具有更好的附着力。


2. 表面粗糙度

当胶黏剂良好地浸润涂层表面时(接触角θ≤90°),表面的粗糙化有利于提高胶黏剂液体对表面的浸润程度,增加胶黏剂与涂层的接触点密度,从而有利于提高附着力或黏结强度。反之,当胶黏剂对被黏材料浸润不良时(θ>90°),表面的粗糙化就不利于黏结强度的提高。


3. 表面处理

黏结前的表面处理是黏结成功的关键,其目的是能获得牢固耐久的接头。由于涂层与底材之间存在氧化层(如锈蚀)、镀铬层、磷化层、脱模剂等形成的“弱边界层”,被黏物的表面处理将影响黏结强度。


4. 涂层厚度

较厚的涂层易产生气泡、缺陷和早期断裂,因此应使涂层尽可能薄一些,以获得较高的附着力或黏结强度。另外,厚涂层在受热后的热膨胀在界面区所造成的热应力也较大,更容易引起接头破坏。


此外,不同类型的底材、胶黏剂,以及拉伸速度,都会对结果产生影响。


四、拉开法附着力检测的注意事项

在进行拉开法附着力检测时,样品准备和处理是关键环节。基材表面的清洁度直接影响涂层附着力测试结果,任何油污、灰尘或其他杂质都可能导致涂层与基材之间的粘附力降低,因此在测试前必须对基材进行彻底清洁。


涂层的完整性也需要特别注意,任何裂纹、气泡或不均匀涂布的情况都会影响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此外,确保涂层在测试前完全干燥和固化,以避免测试过程中出现虚假结果。


环境因素同样对附着力的检测结果有显著影响,尤其是温度和湿度。在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下,涂层可能没有完全固化,导致附着力测试不准确;湿度过高时,可能导致涂层表面水分未能及时蒸发,从而影响附着力的测量。因此,测试应在稳定的环境条件下进行。


设备与工具的选择也至关重要,使用的刀具、胶带、拉力仪等工具的精度必须符合标准要求。任何工具的磨损或不准确都可能导致测试数据偏差,因此需要定期校准和维护设备,确保其标准化操作。


标签:辅料与设备技术中心涂料检测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涂料在线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邮箱:23341570@qq.com
在线学堂更多
微直播专栏更多
微信关注WeChat
扫描关注微信,获取涂料最新资讯 公众号:中国涂料在线 您还可以直接查找
全站地图

深圳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工商网监
电子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