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
在全球汽车产业向电动化、低碳化加速转型的背景下,涂装作为汽车制造四大工艺中能耗与碳排放的“大户”,正成为减碳攻坚的关键战场。近日,杜尔集团(Dürr)为某德国汽车制造商建成的全球首座零碳涂装车间引发行业关注——这座完全摆脱化石燃料依赖的“绿色工厂”,不仅以21%的能耗降幅刷新了行业能效标杆,更通过技术创新与战略规划的深度融合,为涂装行业乃至整个制造业的零碳转型提供了可复制的“杜尔方案”。
全球首座零碳涂装车间:技术解码与行业意义
传统涂装车间的高能耗与高排放,主要源于加热、烘干、冷却等环节对化石燃料的依赖,以及能量流的“单向消耗”。杜尔集团打破这一困局的核心,是其自主研发的EcoQPower能源管理系统。
据介绍,该系统通过软件精准控制涂装过程中的能量流动网络,将冷却、加热环节产生的余热、余冷进行回收再利用,实现“废热供热、废冷供冷”的循环模式。在近期建成的零碳车间中,这套系统与热泵、水循环技术深度协同,使车间整体能耗降低21%。更关键的是,杜尔将化石燃料燃烧技术彻底替换为电气化方案——从烘干炉到输送设备,全部由电力驱动,配合客户使用的绿色电力(风电、光伏等),最终实现生产全程“零二氧化碳排放”。
“我们的公式很简单:能效提升+电气化+绿色电力=零碳涂装。”杜尔集团首席执行官韦荣轩博士(Jochen Weyrauch)解释道,“但这背后是对涂装工艺每个环节的深度优化。我们的专家团队每天都在钻研如何通过工艺设计创新,实现能效与资源的最优配置。”
这一技术的落地,不仅是单一企业的突破,更标志着涂装行业从“局部节能”向“全流程脱碳”的跨越。对于正面临设备老化、亟需现代化改造的汽车工厂而言,零碳车间的实践证明:低碳转型并非成本负担,而是通过能效提升与自动化升级,实现效率与可持续性的“双赢”。
从单点突破到系统战略:杜尔的新气候战略解析
零碳车间的成功,是杜尔集团长期布局可持续技术的缩影。2025年初,公司正式发布2035年前总排放量减排30%的新气候战略,进一步将“减碳”从技术优势升级为企业核心战略。
这一目标的分量几何?数据显示,杜尔上一期气候战略周期(2019-2024年)已实现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8%;而在收购新企业、销售额增长的背景下,其范围一(直接排放)与范围二(能源采购间接排放)排放量仍大幅下降55%——这主要得益于光伏系统投资与全面转向绿色电力的举措。但更具挑战的是范围三排放(客户使用产品过程中产生的间接排放),其占杜尔总排放的绝大部分。为此,新战略明确要求:到2035年,范围三排放也需削减30%。
如何实现这一目标?杜尔的路径清晰:技术赋能+客户协同。一方面,通过EcoQPower等低碳技术,降低客户使用其设备的碳排放;另一方面,推动客户投资高能效、电力驱动的新型涂装设备,并逐步提升绿色电力在工厂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客户在更新设备时,不仅关注低能耗,更希望通过自动化实现效率最大化。”韦荣轩博士指出,“我们的技术恰好能满足这两大需求——既帮助客户降低运营成本,又助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
这一战略与《巴黎协定》1.5℃温控目标高度契合,也为行业提供了“范围三减排”的可行范式:企业不仅要管好自身排放,更要通过技术创新拉动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减碳。
技术+战略双轮驱动:可持续涂装的规模化路径
从零碳车间的“单点突破”到2035战略的“系统布局”,杜尔的实践揭示了一个关键逻辑:可持续技术的商业化落地,需要技术创新与战略规划的深度融合。
在技术端,杜尔坚持“能效最大化”为核心的产品研发导向。EcoQPower系统的成功,正是其对涂装工艺能量流“精准画像”的结果——通过整合所有能量流,系统能动态匹配各区域的供热、制冷需求,避免能源浪费。这种“网络化能量管理”模式,不仅适用于涂装车间,更具备向其他高能耗工业场景复制的潜力。
在战略端,杜尔将“减碳”与“增长”视为协同目标。其新气候战略不仅设定了严格的减排目标,更通过技术创新为客户创造价值:零碳车间帮助客户降低碳排放成本,高能效设备提升客户生产效率,绿色技术方案则助力客户满足全球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如欧盟碳关税)。这种“客户价值驱动”的战略,让可持续技术从“可选选项”变为“必选投资”。
行业启示:从企业实践到产业链协同
杜尔的探索,对汽车制造乃至整个工业领域的减碳具有重要启示:
其一,低碳转型需要“硬技术”支撑。零碳车间的落地,本质上是EcoQPower等颠覆性技术的应用结果。这提示行业:减碳不能仅靠“口号”,必须依托能效提升、电气化替代等可量化的技术路径。
其二,范围三排放管控是产业链共同责任。杜尔的范围三排放主要来自客户工厂的设备运行,这意味着减碳必须延伸至客户端。未来,制造业的碳减排将不再是单个企业的“独角戏”,而是需要上下游协同设计、共同投资、共享成果的“生态战”。
其三,政策与市场的双重驱动。随着全球碳定价机制(如碳税、碳关税)的完善,高碳排放将直接转化为经济成本。杜尔的案例表明,提前布局低碳技术的企业,将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占据先发优势。
结语:
从全球首座零碳涂装车间的落成,到2035年减排30%的战略宣示,杜尔集团正以“技术派”的姿态,引领涂装行业的绿色转型。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这一实践更具参考价值——在“双碳”目标下,制造业的低碳转型已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杜尔的经验证明:只要坚持技术创新与战略规划的双轮驱动,零碳目标并非遥不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