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顶部
返回首页
返回首页
home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行业资讯 > 详细信息
绿色发展:京津冀高能耗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
2018年12月11日    阅读量:     新闻来源:涂料在线 coatingol.com  |  投稿

京津冀地区优化、升级产业结构,有效促进高能耗产业转型为绿色低碳产业。

    【生态建言】

    高能耗产业在京津冀地区工业产业结构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为地区经济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但高能耗产业的发展也存在能源消耗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具有很大的外部不经济性。

    面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高能耗产业升级成为实现京津冀地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中国涂料在线coatingol.com。在绿色发展视域下,京津冀地区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将有助于改善区域环境质量、缓解地区资源压力和培育产业新动能,有效促进高能耗产业转型为绿色低碳产业。

    高能耗产业升级进展大

    高耗能产业升级,不应被理解为在保持现有产能规模前提下的改进型升级,而是如何降低高耗能产业比重,淘汰落后产能,在此基础上推进的转型升级。

    那么,京津冀地区高能耗产业升级状况如何?

    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京津冀传统高能耗产业优化升级与新兴绿色产业培育研究》专项课题组的最新研究报告显示:2005年至2016年,京津冀地区高能耗产业升级水平有较大幅度提升,说明京津冀地区的高能耗产业升级取得了较大进展。

    分地域看,近年来,北京制定实施了全国首个以治理“大城市病”为目标的新增产业禁止和限制目录,全市禁限比例达到55%。在产业发展上,高技术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成为推动北京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力量,高能耗产业持续升级。天津的高耗能产业升级水平提高也很快,但产业结构优化指标近年来进展不大。横向与京津相比,河北仍存在明显差距,但纵向来看,2005年至2016年,河北传统高能耗产业升级水平累计增长幅度与京津相比没有显著差异,说明三地之间的产业升级水平在同步提升,体现了协同发展战略的作用。

    分指标看,在产业结构优化层面,北京领先于天津和河北;在产业结构转化能力上,北京的产业结构转换指数增速略高于天津,河北的产业结构转换指数提升不大;在产业绿色增长层面,2005年至2016年,京津冀地区产业绿色增长指数年均增长9%——这说明,绿色增长促进了京津冀地区的高能耗产业升级水平。由于三地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力度,单位产品主要污染物排放强度、单位GDP能耗不断降低,资源能源效率不断提升,资源要素配置范围扩大,提升了绿色发展绩效。

    高能耗产业发展存在突出问题

    在取得一定进步的基础上,京津冀地区高能耗产业发展存在四大突出问题:

    一是产业结构仍不平衡。高能耗产业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天津市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2:44.8:54.0,第三产业比重偏低,而且2007年至2011年高能耗产业比重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直到2012年至2016年比重才趋于平稳;河北省2016年三次产业结构为11.0:47.3:41.7,第三产业比重小,高能耗产业自2007年以来比重均高于25%,尤其2010年至2013年高能耗产业比重均高于30%——这说明,京津冀地区整体而言产业结构较不平衡,高能耗产业比重仍然偏高。

    二是产能过剩成为区域高能耗产业的“痛点”。产能过剩不仅抑制了产业发展,也阻碍了新兴绿色产业发展和新供给的增长。据测算,2004年至2016年,京津冀地区高能耗产业平均产能利用率为63.14%,低于79%—83%的产能正常值界定范围,说明这一地区高能耗产业存在着较严重的产能过剩问题。分省域来看,2004年至2016年,北京和河北的高能耗产业产能利用率整体均小于79%,处于产能过剩状态;2004年至2016年,天津市2011年、2012年和2014年的高能耗产业产能利用率处于正常值范围内,其余年份产能利用率均低于79%,处于产能严重过剩的状态。

    三是粗放增长方式仍在。区域发展模式分为投资主导型和消费主导型:投资主导型对高能耗产业来说一时能带来更大的利润,但增长方式粗放,产能过剩等负面影响不可小觑;消费主导型通过增加消费需求拉动经济增长,可以有效避免供需矛盾问题,破解高能耗产业升级的困境。笔者研究发现,整体而言,京津冀地区仍处于投资驱动向消费驱动的转变阶段,目前只有北京进入消费主导型经济增长模式阶段。

    四是一些高能耗企业技术设备较落后。与发达国家相比,京津冀地区一些高能耗企业还没有形成完整、高效的技术支撑体系,研发能力较弱,与高校的深度合作有待提高;同时,技术水平低下也降低了企业的入行门槛。以上因素导致京津冀地区高能耗产业产品同质化严重,投资者有利时一哄而上,带来过剩产能,造成转型升级上的困难。

    高能耗产业升级的五大策略

    绿色发展是京津冀地区高能耗产业升级的有效路径,有助于改善区域环境质量,提升高能耗产业的资源利用效率,克服短期思维,走出粗放增长模式,培育产业新动能。

    在具体策略选择上,笔者建议:

    差异化发展策略。北京应进一步提高产业层次,重点发展绿色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进一步压缩一批重化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天津在积极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也要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同时加强现有制造业的绿色创新;河北省则要下决心淘汰落后产能,促进钢铁、建材、化工等高耗能产业向沿海地区集中,加快并购重组步伐,促进资源密集型高能耗产业的生产要素向生产技术先进和具有规模经济效益的大型企业集中。

    需求导向策略。在宏观层面,天津、河北应全面提高现代服务业的比重和水平。其中,河北应积极发展与京津产业配套的现代物流业,承接京津劳动密集型制造业的转移,发展面向京津大市场的农牧产品种养加工产业,打造大批量、多品种的蔬菜生产基地。在微观层面,京津冀地区应充分挖掘国外市场的消费潜力,“走出去”是高能耗产业升级的重要途径。

    技术创新策略。这是京津冀高能耗企业发展的原动力。国家技术创新体系与区域技术创新体系不仅应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还应支持利用高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支持传统产业的技术升级。譬如,津西钢铁以技术创新升级为切入点,建立了津西钢结构研发中心,向消费者提供绿色钢构建筑产品,为河北推广钢结构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态化升级策略。“绿水青山”是京津冀高能耗产业升级的“金山银山”。例如,河北赞皇金隅水泥公司前后共投入3亿元进行生态化升级,目前每日可处理300吨生活垃圾和200吨污泥,远超过赞皇县每日100吨生活垃圾的产生量,同时实现了氮氧化物的超低排放。这一举措有力促进了企业发展,使得其2018年上半年的经济收益创下历史最好水平。

    素质提升策略。高能耗产业升级的速度和质量,内生于技术积累与劳动者的技能升级。京津冀要重视核心技术积累,加强人力资源供给,把工匠人才的素质提升作为京津冀地区高能耗企业升级的重大策略,合力培养造就一批门类齐全、结构合理、技艺精湛、素质优良的工匠人才。


标签:工业涂料工程建筑涂料行业资讯
免责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中国涂料在线无关。本网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本网转载自其它媒体的信息,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一周内进行,以便我们及时处理。邮箱:23341570@qq.com
在线学堂更多
微直播专栏更多
微信关注WeChat
扫描关注微信,获取涂料最新资讯 公众号:中国涂料在线 您还可以直接查找
全站地图

深圳网络警察报警平台 深圳网络警
察报警平台

公共信息安全网络监察 公共信息安
全网络监察

经营性网站备案信息 经营性网站
备案信息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中国互联网
举报中心

中国文明网传播文明 中国文明网
传播文明

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企业主体身份公示 工商网监
电子标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