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氧丙烷(PO)是重要的有机化工原料,为丙烯衍生物的第二大产品,PO的最大用途是生产聚醚多元醇(PPG),约占PO消费量的80%,进而制造聚氨酯(PU);12%的PO用于生产丙二醇;8%的PO用于生产阻燃剂、纤维素、合成甘油、有机酸、合成树脂、泡沫塑料、增塑剂等。PO衍生的精细化学品几乎应用于所有工业部门和日常生活中。最近一个多月来,关于环氧氯丙烷投产拟建项目新闻接二连三,接下来就让小编来帮大家梳理一下吧中国涂料在线coatingol.com。
红宝丽集团泰兴化学环氧丙烷试产成功
近日,红宝丽集团泰兴化学有限公司12万吨环氧丙烷项目一次性试生产成功,已顺利打通流程,产出合格产品,产品品质达到优级品。 2018年10月,12万吨PO项目取得了试生产许可,并于2018年11月中旬进入试生产。该年产12万吨环氧丙烷项目采用自主开发的共氧化法新工艺,为国内该工艺首套装置。项目试生产成功,将对我国环氧丙烷行业全面落实国家环保政策、推进供给侧改革、促进行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红宝丽目前拥有国际上相当规模的聚氨酯硬泡组合聚醚产业基地、醇胺产品研发中心和产业基地、专业的节能新材料产业基地、锂电池正极材料生产基地、以及江苏泰兴环氧丙烷产业基地。 江苏泰兴怡达化学15万吨/年环氧丙烷项目环评公示 项目名称:年产15万吨环氧丙烷项目 项目性质:新建(重新报批) 建设规模:15万吨环氧丙烷、18万吨双氧水(60%)、2095吨丙烷、4000吨丙二醇醚 主要建设内容:新建生产车间、仓库、控制室、综合楼及宿舍等,总建筑面积109632平方米;项目购置PO反应器、PO塔、氧气汽提塔、换热器、罐区设备等主要设备550台(套),形成年产15万吨环氧丙烷、18万吨双氧水(60%)、2095吨丙烷、4000吨丙二醇醚的生产能力。 投资总额:10.25亿元 建设地点:泰兴经济开发区沙桐化学以东、院士路以西、洋思港以南、博特新材料以北。 1月5日,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万华化学)又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端技术打破国外公司技术垄断,“乙苯共氧化法高效绿色制备环氧丙烷成套技术”项目通过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成果鉴定,由中国工程院陈建峰院士、蹇锡高院士以及中国科学院李亚栋院士等行业知名专家组成的专家委员会认为,该项目成果整体技术进入国际领先行列。 据悉,环氧丙烷是国家重点鼓励发展的高端石化产品,是支撑聚氨酯新材料、精细化工等产业发展非常重要的基础有机化工原料,其生产工艺主要有氯醇化法、共氧化法和直接氧化法。但是目前我国环氧丙烷生产主要采用的是氯醇法生产工艺,该工艺存在对设备腐蚀严重、产生的含氯化钙废水严重污染环境等缺点。乙苯共氧化法环氧丙烷生产技术具有三废少、联产物附加值高、能耗低、经济性好等综合优点,但技术长期被国外公司垄断。 未来,万华化学将投资32.5亿元,在山东烟台实施该技术成果转化,建设一套年产30万吨环氧丙烷并联产65万吨苯乙烯的世界级规模工业化装置,该装置预计2021年建成投产。 韩国SK集团旗下化学和高技术材料生产企业SKC公司近日表示,将与中国和德国企业开展合作,在中国山东建厂生产环氧丙烷。SKC与两家德国企业和一家中国企业签署了备忘录。新厂年产能30万吨,预计2021年上半年建成投产。 与SKC开展合作的中德企业分别为德国赢创、蒂森克虏伯工业解决方案、山东淄博齐翔腾达化工公司。SKC将提供由过氧化氢生产环氧丙烷的基础工艺HPPO,同时引进赢创和蒂森克虏伯工业解决方案的相关技术。 SKC指出,近年来,全球的环氧丙烷市场正逐年增长。汽车内部装饰材料所用聚氨酯的原材料多元醇、化妆品和医药品原材料所用丙二醇的基础原材料市场需求正在扩大。该公司计划到2025年使其在全球的环氧丙烷产能达到100万吨,为此,今后还将在东南亚和中东地区设立生产点。 长炼10万吨/年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工业试验项目通过中石化评审 12月18日,中国石化在北京召开2018年度“十条龙”科技攻关工作会议,大会宣布:由中石化长岭炼化公司等多家单位共同研发的年产10万吨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成套技术正式通过中石化集团科技部组织的技术鉴定,成功打破国外技术垄断。 目前,长炼年产10万吨双氧水法制环氧丙烷工业示范装置标定的各项指标均优于设计保证值,产品也已成功应用于下游聚醚、丙二醇醚等行业。下一步,长岭炼化将以环氧丙烷为原料头,构建一条全新的新材料循环产业链,为推动国内同类项目建设及下游产业绿色生产加工提供成套技术,进一步快速建设以长岭炼化石油炼制为核心的中部化工新材料城。万华化学环氧丙烷技术突破,将建30万吨环氧丙烷/65万吨苯乙烯装置
德国、韩国企业将在山东生产环氧丙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