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香港上市的德翔海运(T.S. Lines)再次向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抛出橄榄枝,签订了一份价值高达6.25亿美元的造船合同,订造10艘5000TEU集装箱船,引发行业关注。加上此前在黄埔文冲订购的4300TEU船、上海外高桥造船的14000TEU甲醇预留船及7000TEU船,这家主打亚洲近洋航线的船公司正以“大小船型组合+双燃料/常规燃料并行”的策略加速船队更新。在这场全球航运业的“换血”浪潮中,船舶涂料作为船体“第一层防护衣”,其技术迭代与需求变迁,正悄然成为观察行业绿色转型的关键切口。
新船订单背后的涂料需求:从“基础防护”到“性能刚需”
船舶涂料是船舶建造中不可或缺的功能性材料,其核心作用覆盖三大领域:船体防腐、船底防污、特殊区域防护。对于德翔海运这类以集装箱船为主的船东而言,不同船型、航线及动力类型的船舶,对涂料的性能要求存在显著差异。
以此次新增的5000TEU常规燃料集装箱船为例,尽管燃料类型未明确为甲醇或LNG,但IMO(国际海事组织)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已倒逼涂料技术升级。根据《国际防止船舶造成污染公约》(MARPOL)附则VI,2023年后新建船舶需满足更低的碳排放强度(CII),2030年前需比2008年基准降低23%。这意味着船东对船体阻力的控制要求大幅提升——低摩擦、高效率的防污涂料成为关键:传统防污涂料通过释放微量生物杀灭剂(如有机锡)抑制藤壶附着,但会污染海洋生态;而“无生物杀灭剂防污涂料”(如自抛光型SPC涂料)通过涂料表面缓慢溶解形成光滑界面,既能减少阻力(可降低5%-10%燃油消耗),又符合环保要求。
再看外高桥造船为德翔建造的14000TEU甲醇预留大型集装箱船,其技术复杂度对涂料提出了更高挑战。甲醇作为清洁燃料虽碳排放较低,但具有强腐蚀性,需船体结构(尤其是货舱、燃料舱区域)采用耐甲醇腐蚀的高性能涂料。目前,主流涂料企业已推出针对甲醇/氨燃料船的专用涂层体系,通过环氧基树脂与特殊填料的复配,提升涂层对醇类溶剂的耐受性,同时保持优异的附着力和耐候性。
此外,德翔海运现有船队中部分船舶已配备脱硫塔(脱硫装置),此次新造船大概率延续这一配置。脱硫塔区域的涂料需承受高温(烟气温度可达150℃以上)、高湿度及盐雾腐蚀,因此耐高温、耐化学腐蚀的特种涂料成为刚需。这类涂料通常采用有机硅改性树脂或陶瓷涂层技术,在极端环境下仍能保持性能稳定,避免因涂层失效导致的设备损坏或安全隐患。
环保法规驱动:船舶涂料的“绿色革命”已至
德翔海运的新船订单,仅是航运业绿色转型的缩影。根据Alphaliner数据,去年全球新造船订单中,绿色船舶(采用节能技术、替代燃料或环保涂料)占比一直在攀升。在此背景下,船舶涂料正从“被动防护”向“主动赋能”进化,推动三大技术趋势:
无生物杀灭剂防污涂料(Fouling Release Coatings, FRC)的普及:传统含锡防污涂料因对海洋生态的破坏已被IMO限制(2023年起禁止新船使用),无锡自抛光涂料(SPC)和水解型涂料(AF)成为主流。以SPC涂料为例,其表面通过水解反应持续释放微小颗粒,使藤壶难以附着,同时保持船体光滑,可降低8%-12%的燃油消耗,契合船东对CII的合规需求。
低VOC(挥发性有机物)涂料的应用:船舶涂装是VOC排放的“大户”,传统溶剂型涂料VOC含量高达400-600g/L,而水性涂料、高固含涂料(HSC)可将VOC降至50g/L以下。网络有统计机构预测:2025年水性涂料、高固含涂料占比将突破50%。德翔海运等船东在选择涂料时,已明确要求供应商提供符合“IMO MEPC 329(75)”决议的低排放解决方案。
多功能复合涂料的研发:针对大型集装箱船“长周期运营+多场景适应”的需求,涂料企业开发“防腐+防污+减阻”一体化涂层,通过纳米填料增强涂层致密性,同时优化表面拓扑结构,在延长防腐周期的同时,将船体摩擦阻力有效降低,实现“一涂多效”。
中国涂料企业的机遇:从“跟随者”到“先行者”
德翔海运的新船订单中,黄埔文冲、外高桥造船均为中国头部船厂,其配套涂料供应链的本土化趋势显著。近年来,以海虹老人(Hempel)、佐敦(Jotun)为代表的国际品牌虽仍占据技术优势,但中国涂料企业(如珠江化工、展辰等)正凭借研发创新、本土化服务加速突围。
例如,由华南理工大学、广东联塑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广东珠江化工涂料有限公司、珠海展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完成的“动态表面海洋防污材料及配套防护技术”项目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以动治静”的“动态表面防污”策略:即使船舶、海洋装备处于静止状态,材料表面也能“动”起来,使得海洋生物不易粘附。这项海洋防污涂料科技成果打破了国外在海洋防污技术上的垄断。
结语:涂料,航运绿色的“隐形引擎”
从德翔海运的批量造船潮中可见,船舶涂料已不再是简单的“防护材料”,而是连接船舶性能、环保法规与船东成本的关键变量。随着甲醇燃料船、LNG动力船等绿色船型的普及,以及IMO碳排放新规的持续收紧,船舶涂料正加速向“高效、环保、多功能”方向升级。对于中国涂料企业而言,抓住这一轮产业变革机遇,不仅意味着市场份额的提升,更将推动中国从“造船大国”向“绿色航运装备强国”的跨越。
未来,当德翔海运的14000TEU甲醇船航行于亚欧航线时,其光滑的船体、耐腐的燃料舱涂层,或将是中国涂料产业参与全球航运绿色转型的重要注脚。